作者:游苏宁
作者单位:100710 北京,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
本文刊登于编辑学报2017年第29卷第1期第1-4页。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又到了总结过去喜迎新年的收获时节。古人云:温故而知新。站在辞旧迎新的时间节点上,回首过去的一年,我认为对我国科技期刊工作者而言,最值得铭记并应努力践行的时代使命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1]和李克强总理倡导的“工匠精神”[2]。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吸引到更多的优秀论文并将其发表在祖国的期刊上。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愿望?在此愿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及感悟辑录于下,冀以抛砖引玉。
一、党和国家的殷切希望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18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13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13亿多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日益上升,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增强人民健康素质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1]。如何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的精神实质,我非常赞同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的观点[3],他认为:科学无国界,技术有专利。科学家有祖国,国际间有竞争。在过去500多年里,世界科技发展主要有两种动力:一是人类好奇心以及科技发展的惯性,二是社会需求和社会投资驱动。在基础研究领域,第一种动力是主要的,而在应用和开发研究领域,第二种更为重要。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从此,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不止是“两会”,梳理李克强总理这一年来的会议、考察和批示,工匠精神已成为总理使用的高频词。作为媒体工作者中的一员,我们知道,流行语如同一个国家的“口头禅”,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变迁。12月14日,《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其中“工匠精神”从上百个候选语中脱颖而出,入选本年度十大流行语[4]。作为一位毕生以办刊为己任的科技期刊编辑,我一直认为默默无闻地为人作嫁的编辑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代表,我们只有以实际行动来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才能不辜负领导的殷切希望。
二、工匠精神的代代相传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古代工匠大多只专注于做一件事,“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就是其典型代表。在社会高度分工、密切合作的今天,工匠精神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如果能一心多用、一专多能固然好,但对个人的精力、素质和技能构成巨大挑战。就普通人而言,我认为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知道德国是全球第3大出口国,其人均出口额高达17 000美元,居全球第一。超过99%的德国企业属于中小企业,不求做大,而是努力在细分领域中做到极致,成为最强。这与德国盛行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5]。在德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差不多”是一个禁忌词,任何行为必须有章可循,杜绝一切随意。究其缘由,不外乎对职业“一以贯之”的敬畏,对顾客“敬若神明”的尊重,对产品“止于至善”的追求。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已进入“对误差零容忍”的时代,“差一点”的多次累计必然导致“差很远”的结局。即使局部、微小的误差和疏忽,也可能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以产品质量为例,中国制造业每年直接的质量损失超过2 000亿元,间接损失上万亿元[5]。而李克强总理之所以对工匠精神如此看重,其实质是要推动“中国制造”完成一场“质量革命”,确保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迈向中高端。为了大力倡导科研诚信,确保论文的发表质量,针对在国际上造成恶劣影响的虚假论文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最近对被国际期刊撤稿的61份科研不端行为,涉及70余人作出严肃处理,这一举措有助于在国内科技界恢复风清气正的良好学风[6-7]。
从古至今,出版业就一直是一种令人遗憾的艺术。一旦期刊出版发行,任何刊出的错误必定是覆水难收。曾几何时,从事出版的志士仁人对待文章的编辑一向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正如邹韬奋先生所言:“杂志一个错字都没有,在实际中也许做不到,但是我总是要以此为鹄的,至少能使它的错字极少。”[8]近年来,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更多关注规模、增速和场面,忽略结构、成本和质量,导致社会环境和人们的职业心态也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5]。乱花渐欲迷人眼,科技期刊编辑队伍中气定神闲者日渐稀少,浮躁之气明显抬头。就期刊行业而言,部分中国的科技期刊完全背离了办刊的初衷,编辑出版质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已经出版的刊物中前所未闻且贻笑大方的低级错误层出不穷,一些老字号的大刊名刊也同样难以幸免[9]。针对这种严峻的现状,如何恪守并传承先哲们的工匠精神,是我辈在继续前行中必须面对的当务之急。因此,在学术研究风气浮躁的当下,笔者非常赞同陈强[5]的观点:倡导工匠精神、重塑做事文化。
三、身处逆境需韬光养晦
平心而论,我国的科技期刊是随着西学东渐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但它并不是西方科技期刊的附属品。然而,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深入,中国的科技发展和科技期刊的改革,在目标虚高和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下步入了不切实际的大跃进时代[10]。一时间,为了“国际化”和一刀切的“转企改制”,对中国科技期刊尤其是中文期刊的指责甚嚣尘上,这种失之偏颇的政策导向,导致国内优秀科技论文大量外流,给绝大多数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带来了高水平稿件匮乏和优秀编辑人才流失的双重伤害[11],许多曾经风光无限的优秀科技期刊已经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如今部分的中国科技期刊,正走在一条无关“本土情怀”、急速“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道路上。笔者以为,尽管所处的环境不尽如人意,但我们仍应恪守编辑最重要的素质:不满足现状,着迷于探索周围的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会热切地想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不仅如此,还能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吸引人的文章构思。
最近国内某知名媒体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2016年国内十大医学新闻(事件)”“2016年国际十大医学新闻(事件)”评选,编辑的职业习惯使自己发现其中非常奇怪的现象,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笔者统计发现:所有入围的40项候选项目,无一刊登在中国的期刊上,这无疑给那些自以为是的办刊人当头棒喝,尤其是令那些在期刊评价指标上看似高水平且自以为跻身世界一流期刊行列的中国英文刊物情何以堪[12]。这些耗费国家巨大财力、凝聚着我国杰出科技工作者智慧并代表国内最高医药研究水平的研究成果,其首发权均被我们无偿地拱手奉送给国外期刊。在倡导国际化的今天,难道我们真的需要采取这种方式在全球科技界彰显自己的国际主义精神吗?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我国科研管理部门、科技工作者及办刊人深思吗?[13]回溯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实践证明,中国科技期刊如果也一味地“‘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是绝对没有前途的!”[14]针对目前不尽如人意的现状,要想中国的科技期刊早日步入世界名刊之列,迫切需要身处逆境的办刊人敢于担当,韬光养晦并砥砺奋进,只有坚持不忘初心方能力戒好高骛远。
四、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
针对现状,笔者及国内多位同人曾从体制机制、政策导向、评价机制等多方面进行过探讨[15-19],并锲而不舍地不断给有关部门上书,为改变现状而奔走呼吁,甚至借助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提出过多种建设性的提案和议案[20]。但平心而论,以往很少涉及对科技期刊编辑自身的建议,故在此仅就我们的时代使命发表自己的管见。
作为一位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愈30载的资深办刊人[21],笔者深知,一本名刊的打造绝非一日之功,期刊百年老店的荣耀是历代先哲和衷共济、勠力同心的结晶。就科技期刊的编辑而言,亘古不变的使命是组约到优秀的稿件、尽己所能使其尽善尽美并将其及时发表,这是期刊走向成功的关键。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中国制造”的质量革命,要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工艺创新,其中关键是以客户为中心[5 ]。对照今日的中国科技期刊,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以作者为中心,通过编辑的努力使得作者乐于将自己优秀的科研成果投给我们。最近有幸读到美国作家司各特•伯格所写的传记《天才的编辑》一书,大有醍醐灌顶之感[22]。该书为读者展现了美国出版史上最著名的文学编辑珀金斯精彩纷呈的一生,他以发掘并培养出菲茨杰拉德、海明威和沃尔夫等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和出版《了不起的盖茨比》《太阳照常升起》《老人与海》等文学经典佳作而闻名于世。珀金斯[22]坦言:一个作家最好的作品,完完全全来自他自己。我们必须牢记编辑并不给作品增添东西,他最多只是作者的仆人。我们应该铭记:落在纸上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作者的内心和灵魂。不要试图把编辑个人的观点强加于作者的作品中,也不要改变作者的风格。在网络发达、信息碎片化的当下,充满睿智的人依然相信出版物历久弥新的魅力。
在《编辑人的世界》一书中,主编格罗斯[23]指出:编辑其实是一群热情地献身于工作,富于爱心的专业人士,他们关怀作者,愿意全力以赴协助作者找到最有效的方式来表达他们想表达的内容,以及尽可能触及最广大的读者。自古以来编辑的行业共识是:优秀的编辑应该是作者们“矢志不渝的朋友”,给作者毫无保留的支持和创造性的意见,并与他们共渡写作的难关。对当下的中国科技期刊,很多人都在奢谈创新,窃以为创新永远面临着工作流程、组织结构、设备、软件以及无形的内部藩篱的挑战。也就是说,创新的想法总是死在到来的路上。我认为,进入21世纪,编辑必须是一个灵活、多才多艺的数字原居民,他在不断学习新技能,并且愿意尝试任何事情、以任何形式创作内容,从而满足读者每天在不同时刻、不同平台上对内容的复杂追求。如今,我们推崇工匠精神所倡导的执着和专注,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而是强调持续推陈出新。优秀的编辑永远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是不断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塑造自己[24]。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时至今日,打造一本优秀的期刊并非只依靠个别编辑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各怀绝技且高度协同的和谐团队。优秀的编辑并不只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而应该在弘扬业精于勤的同时,倡导分工协作,相互提醒,相互补位,通过各有所长的同事与和衷共济的努力携手打造优秀的期刊。
五、曙光初现且前程光明
笔者认为,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加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突飞猛进,我国科技工作者放眼天下的胸怀日益宽广,身居陋室而知晓天下的欲望也与日俱增。面对国内建设和国际竞争的现状,如何才能处理好优秀稿件的去留,笔者赞同何传启[3]的观点:从事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要追求真理和知识,敢为人先,做出原创性贡献,把论文发表在世界最好的杂志上,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把中国人的名字写进世界科学殿堂;工作在应用和开发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大胆发明和勇于创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科技问题,既为中国发展作贡献,也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笔者以为,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与把科技论文发表在世界顶尖的期刊相比,将其刊登在祖国的期刊上对我们更为重要。这不仅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期待,也是中国期刊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虽然身处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但我认为在每一位真正的期刊人身上,都有一个自由不羁的灵魂。尽管未来变幻莫测,但期刊人心中的理想主义情怀永远不会泯灭。在中国打造世界一流期刊是我辈的梦想[25]。较之于前辈,我们受过更好的教育,具有更开放的眼光,更宽广的文化包容,更敏锐的市场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成长在一个更加重视文化发展、更加注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迎接挑战几乎是我辈的一种本能,因为没有事业理想和创造激情的人生,对我们而言只能是残缺的人生。笔者在此愿以曾使自己感动不已的《2015世界杂志媒体创新报告》的结语与同道们共勉:我们相信期刊是人世间最好的礼物,它们唤醒人们的想象力,点燃心中的激情,并留存于我们的脑海之中;它们有大众感染力,具有非凡的能力可以取悦难以取悦之人;期刊使我们的飞行时光变短,使周末的午后变得更为懒惰,使艰辛的日子充满欢乐;无论何时,阅读期刊都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生活[26-27]。作为一名恪守以“双高”“双效”“双爱”[9]为目标的期刊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科技期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28]的宗旨,才能力戒好高骛远,在有中国特色的期刊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略